hengstyle:恆隆行

19

February 2024

文化探索

19 February 2024 / 文化探索 /

張硯拓【深夜時光電影院】:2010年,《社群網戰》已經看穿了未來人類的虛榮、嫉妒與不甘心

文字|張硯拓、編輯|Mimy Chan、劇照|IMDb

《社群網戰》是一部近十五年後再看,我的評價明顯暴漲的電影。

會這樣轉變,是因為當年的我對於一部「創立 Facebook 過程」的傳記電影,不論題材意義或戲劇價值上,都認定是「小題大作」。我戴著這樣的濾鏡,看一個明顯誇張化的創業故事,忽略了其中精巧的戲劇結構、人性探索和節奏的魅力。加上當時的我,不會想到這個「產品」未來將變成不只是一項服務,而是一整代人類的生活方式,與價值的依歸。

《社群網戰》描寫哈佛大學生馬克.祖克柏因為一次失戀,先是一夜間寫出一個爆紅的厭女網站,接著偷走其他學生的創意、創立了 Facebook。在擴張版圖的路上,他先後結交了伯樂前輩,背叛共患難的兄弟,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,還陷入了兩場官司。而經歷這一切的他,自始至終,都非常孤獨。

必須先強調,《社群網戰》雖然改編自真人真事,參考了各種訪談、報導、法庭證詞和訊息紀錄,但這終究仍然是編劇艾倫.索金筆下的「故事」和「角色」。本文無暇(也不夠有把握)進一步分析電影與史實的差異,請大家見諒,我只能先指出:這部片把馬克.祖克柏描繪成以忿恨為驅動力、一心想吸引女生注意、還汲汲於擠身上流群體的社交邊緣人——這是非常合理的戲劇選擇,但畢竟跟事實有差距。

《社群網戰》在戲劇上的成功,有三項特點:

一、故事結構精彩,高速運轉的節奏充滿刺激。

二、滿滿的唇槍舌劍,卻幾乎找不出正派與反派。

三、在種種灰色、曖昧的道德觀之中,又拍出了「創業」的熱血和甚至「夢想」感。

上述三點,主要來自編劇艾倫.索金及導演大衛.芬奇的碰撞。精準而明快的敘事、犀利卻疏離的距離感,是芬奇的強項;豐富而充滿機鋒的對白、足以引出人性特質的劇本——比如本片的關鍵詞是「嫉妒」——則是索金的正字標記。以兩場訴訟作為回顧視角,如今會讓人想到《奧本海默》,這樣的設計會在觀眾心裡建立對「盡頭」——一個眾叛親離、人事已非的終局——的預期,進而激發「究竟發生何事」的好奇,而盯緊各種線索。


再加上,男主角傑西.艾森伯格恰到好處的演繹,及九寸釘樂團兩位首腦的電子音符陪襯,讓本片有著非常新潮、高科技而且智性的質感。

不過,多年後再談《社群網戰》,無法忽略它與現實的糾纏。艾倫.索金另一部編劇的作品《史帝夫.賈伯斯》(2015)同樣改編自科技巨頭生平,且虛構的成分更高:該片用賈伯斯生涯中的三天,道出不同生命階段的事業、人際、困境,以層層帶出他的心境曲線。但《史帝夫.賈伯斯》不像《社群網戰》帶來相當的爭議,因為在上映當時,傳主已逝,他的現實影響力及這世界對他的理解與詮釋,大多已經定案,多數看戲的觀眾都明白:這是一次對賈伯斯的重新想像(reimagine)。相對地,《社群網戰》則成為這十多年來,現實裡的馬克.祖克柏依然變動中的迷思(myth)的一部分。


關於本片的爭議,大多針對它的虛構性質,卻來自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。有人覺得它把祖克柏「人性化」(humanize)了,變成其實只是個傷心、孤單又內向的男孩,忽略了他根本缺乏正常的情感理解,遑論道德心,以及對自己創造了危險之物的責任感。另一頭的人則是覺得,這個故事把他「醜化」成一個厭女、愛記恨、背刺兄弟的智財權小偷。而不論哪一方,大抵都能呼應祖克柏本人的感想:

「好萊塢(的人)缺乏想像力,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喜歡『創造』東西,只好認定一定是為了把妹、或社會地位、或同儕認可。他們無法理解:我們就只是『喜歡創造東西』罷了。」

上述爭議,仍停留在改編的忠實與否,然而《社群網戰》的特殊性還在於:Facebook 對這一代人類的影響,是現在進行式。上映當時,這是石破天驚的創業案例,但多年後的現在,Facebook 已經長成不只是當年的祖克柏,連拍電影的芬奇和索金,都無法想像的巨大事物。

編劇艾倫.索金在片中客串演出。

前面提到艾倫.索金將祖克柏描寫成厭女、虛榮和對社會地位焦慮,這些不論是不是虛構,都正正命中了 Facebook 所帶來的社群時代、被巨大化的人性暗角。甚至,就連說話白目卻自認「誠實」、不尊重他人的感受卻自稱「不虛偽」,都變成當今網路上,備受推崇的特質。

而多年後的我們,還知道了 Facebook 有著販賣使用者隱私、收受敵國認知作戰的廣告費、無力防範假新聞與仇恨言論等等問題。這一切作為(與不作為)讓祖克柏變成世界性的危險人物——這裡的危險不見得是他本身的道德有問題(馬斯克應該更可怕),而是他所在的位置影響力之大,與制衡機制的不存在,是人類歷史從未有過的。

在《社群網戰》故事最後,創造出連結眾人的系統的人,自己最孤立和被孤立。而在現實中,他的分身或許並不孤獨,卻似乎對人與人的連結的意義,不真正理解或是在乎。至於我們所有人,不但深深陷在對這些連結的渴求中,又好像都失去了初衷、信任與本來面目。此路通往何處?這已經不是一部電影,而是一整個世代的命題了。

【影評人暨《釀電影》主編 張硯拓】

曾任金馬獎、香港電影節費比西獎、女性影展、高雄電影節評審。出版散文集《剛剛好的時光》,文章散見《大誌》、《BIOS monthly》、《新活水》、《500輯》、《聯合文學》等線上與紙本媒體。有點太過於寵兩隻貓。

FB / Letterboxd:yentuo|IG:yentuochang

【深夜時光電影院】專欄

二〇〇〇年是新舊世紀的交替,也是我剛滿十八歲的一年。當時的世界還未脫離世紀末的狂歡,當年的我也沒有意識到「真正」的人生已經開啟了。那些年遇上的電影,後來一一成為我的心靈寶石,構築我的記憶和價值觀,也和現在的自己對話。在這個專欄裡,我想要一步一部,重訪它們。

你想第一個知道我們的最新產品和新聞?

立即訂閱電子報,享有第一手最新優惠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