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ngstyle:恆隆行

10

July 2019

生活誌

10 July 2019 / 生活誌 /

快樂地吃,幸福地過/李姝慧

有句話是這樣說的:「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。」對李姝慧而言,那件事除了「飲食」沒有其他。20 歲起便養成定時將腦中出現的畫面用色鉛筆繪製下來的習慣,畫的內容全跟飲食有關,不是做過的料理、想做的料理,就是天馬行空想像的餐廳,熟識她的朋友都知道,她不僅懂吃、熱衷下廚,更畫得一手好菜。五、六歲開始跟著家裡人進廚房,廚齡已有 40 多年的李姝慧,吃過的美食不少,做過的菜色更是多到數不清,對飲食的痴狂,光是「吃貨」還稱不上是準確描繪,前面得再加上「資深」二字才算得上形容到位。早年曾任職廣告公司、一線精品,如今擔任文化創意單位「立偕生活文化」行銷企劃部副總經理的她,希望以更多元的體驗方式,推廣台灣飲食文化的美好,讓更多人明白如何「吃」得快樂。

「如果是古時候,我應該會去天橋底下說書,可以影響到很多人,做很多有趣的事。」聊到吃, 李姝慧的話匣子就停不下來,她能滔滔不絕分享一籮筐私心推薦的高 CP 值美食、料理經驗談, 也能娓娓道來對台灣餐飲文化的觀察,就連不在原定訪綱上的題目「死之前想吃的一樣食物是什麼?」都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列出:烤烏魚子、高麗菜乾排骨湯、月桃葉包裹的南部粽,資深吃貨的實力果然不是浪得虛名。


2010 年前後,身邊不少朋友紛紛西進或到中國發展,李姝慧卻認為台灣深具發展潛力,毅然決然選擇和別人走不一樣的路,從北京回到台灣,打算有計畫地把國際上最時尚、最高端、最先進的東西與台灣本土既有的文化相互結合。在精品品牌工作時,她以品牌經典包款「竹節包」為靈感, 邀請南投竹山的竹藝家合作,共同創作出頂級家具,每回有國外賓客或同事到訪,只要有空她便會帶著他們往中南部走,之後於赫士盟餐飲集團服務的四、五年間,更有不少機會跑產地,見習如何將在地文化跟國際緊密結合。走多看多做多的結果就是——愈來愈知道什麼是自己認同、真正想做的事。「我知道自己唯一有用、有效的時候,就是當我發自內心相信這件事,出來的說服力會很強大。」現在的工作常有機會聽見農友、歷史建物的故事,思考如何結合二者,一方面讓農友安居樂業,同時又能賦予文化古蹟新生命, 哪怕需要投入的時間長,且無法立即取得成果, 但凡聽見農友兒子決定繼承家業,抑或是看到古蹟重生後帶來的人潮、地方生機,就會覺得能身為團隊裡的一員實在是種福氣。

「過去五年的新年願望,我許下的都是『過真實的生活』,當我不斷許這個願望,我的生活就愈是被推向真實。」上班前想到中午能吃到 100 塊的好吃便當,盤算著要吃什麼主菜,認真工作到一段落後吃個便當再喝杯紅茶,李姝慧定義的
「真實的生活」聽來雖然再簡單不過,卻是餐飲業必須創造的「期待」,從事餐飲的人大多討厭聽見 CP 值一詞,但事實是光吃飽還不夠,食物帶給人的滿足跟看演唱會、觀賞歌劇相去不遠。快樂的英文是 happy,幸福的英文是 happiness, 誠如字面上的解讀,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快樂即是幸福,沒有這些伴隨「真實的生活」而來的快樂幸福,無法成就所謂的大事。喜歡下廚做菜的她,每逢週末必定連跑三處傳統市場採買食材, 經年累月養成的習慣也是她「真實的生活」快樂來源之一,問她為何如此喜愛料理與吃美食?「愛吃東西的人都不是壞人,因為 90% 的力氣都花在吃跟消化,沒空耍壞心眼。」至於剩下 10% 的力氣花在何處?李姝慧雖沒說出口,不過卻一直在做,她一直把幸福快樂感染給身邊其他人。

「對很多人來說,飲食就是食衣住行中,維持生活必要的其中一樣,可對我來說, 我覺得自己的使命跟飲食脫不了關係。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件事是,如何在現有的經濟條件下, 讓大家透過『吃』這件事,對生活、身體產生幫助,對精神有所助益。」

你想第一個知道我們的最新產品和新聞?

立即訂閱電子報,享有第一手最新優惠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