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ngstyle:恆隆行

12

July 2019

生活誌

12 July 2019 / 生活誌 /

美食記者的禪與饞/游惠玲

「以後就這麼過生活吧!」出自游惠玲兩週前才發表的文章,讓人不由得睜大眼睛。事實上,許多讀者曾跟著她的文字上山下海走了一遭,也看過她拍的照片「視吃」了不少美味料理,然而遍訪大江南北美食的她現在想過的生活, 又是何種光景呢?超過十年的生活飲食線媒體職涯中,游惠玲反轉目前正夯「從產地到餐桌」的概念,選擇走起回頭路,從擺盤精緻的餐桌起身,前往食材原產地一探究竟。寫過《飲食是最美好的教養:給孩子的 40 篇美味情書》,目前在線上平台「Taster 美食加」可定期收看她以食物伴生活的種種故事。

>聽聞游惠玲說採訪時會現場準備食物讓我們邊拍邊吃,心中不禁冒出一股小確幸。然而踏入她的家中後,第一個奪取注意力的居然不是食物,而是整面的書牆,其中包含各式美食、文學、旅遊書籍。她的丈夫親切地送上氣泡飲迎接我們,游惠玲從廚房探出頭來,「我快好了,等等可以先拍擺好盤的樣子。」這句話不愧是出自一位資深生活美食線記者,各個環節都設想地非常周到。

入行之初就成為生活類雜誌編輯,非新聞系出身 的她發現,若想跑好美食採訪,「做而言不如起 而行 」這句話該改成——坐而寫不如起而吃!她與名廚討論「末日來臨前最想吃的一道菜?」, 與農夫們談天氣聊土地,也到不同風格的料理教 室學習,「吃多了,味覺經驗就開了,也越抓得 到把食物轉成文字的技巧,但後來我比較喜歡寫 故事,因為故事才有讓人想繼續看下去的動機。」 離開雜誌體系後,游惠玲開啟了 Instagram 帳號、經營臉書社群,「我們編輯都有點職業病,食物 一上桌就喜歡擺個樣子,準備兒子的便當也是, 他有時會說:『媽媽,請不要把便當做得太花 俏!』」語畢大家都笑了,可想見當色香味俱全 的便當打開來,會在小學生之間造成多大騷動。

游惠玲拿起桌上的原木便當盒,外觀有經常使用的自然水洗痕跡,「現在我常用這個幫他帶便當, 然後都會在這裡拍照。」她指向陽台一處由竹簾百葉窗與木棧板架構的空間,「我管這裡叫『規律的角落』。」這塊由自然材質包圍起來的小角落,擺上素燒碗、土鍋、或古董純白瓷盤都合適, 其中剛起鍋的食物還揮散著蒸潤的色澤,竹簾間灑落出的陽光是天氣好時老天爺送的天然佐料, 賦予盤中料理幾許純真恬淡的表情。

「有回在雲林斗南採訪紫色馬鈴薯,機器先行採收後, 農婦跟在後方撿拾約葡萄大小的馬鈴薯,我腦海浮出米勒名作《拾穗》的畫面, 人類應當敬天愛物的感受油然而生。」 不特別追求日本作品,但近年的心情也很直率地反映在食器購買上,每回下手前,游惠玲會不停告誡自己「只能買最喜歡的 TOP 2」,於是每一件都是嚴選傑作。

你想第一個知道我們的最新產品和新聞?

立即訂閱電子報,享有第一手最新優惠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