洄游串起藍色的善良循環/黃紋綺
清晨五點,天色微亮,收網、裝箱,滿載新鮮漁獲的漁筏, 衝過一個個浪頭回到岸上,當大部分人還在熟睡之時,七星潭海灣已經開始了漁季限定的繁忙日常。而在漁人們穿梭的步伐之間,不難瞧見一個較為嬌小的身影;她是黃紋綺,這座定置漁場的第三代,同時也是以推廣永續海洋為旨的「洄遊吧 Fish Bar」創辦人。從坐在游泳圈裡望著太平洋海平面的小女孩,到長大後成為義無反顧回到七星潭以海為生的青年創業家,出身漁人家庭的黃紋綺,與大海有著深厚的連結,個性也擁有大海般的柔韌堅定。於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畢業後,她毅然放棄到海外攻讀博士班的機會,搬回花蓮七星潭,創立了「洄遊吧 Fish Bar」,藉由知識性內容、體驗型遊程及鮮撈漁獲,讓永續海洋的精神持續發酵。
定置漁業為日據時期流傳至今的古老漁法,藉由設置在沿岸海域的漁具,被動地等待魚兒洄游至這座海底迷宮中,再進行捕撈,因此不造成濫捕, 同時漁網網目相對較大,也可以避免補到來不及長大的小魚。這些,都是黃紋綺回到花蓮創業時, 才和舅舅以及漁人們「聊」來的知識。大學以前生活在台北的她,每逢寒暑假就會回到七星潭, 也許是從小頻繁地與大海接觸,黃紋綺漸漸迷上這片湛藍,不僅大學選擇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,研究所畢業後原本規劃到國外攻讀博士,不料黃紋綺彷彿又受到大海的招喚般,人生頓時迎來一個急轉彎,她回憶道:「當時經思考後發現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做實務這塊,加上當研究助理時接觸海岸及港口管理的案子,過程中被質疑做這些對環境友善的事,到底能不能賺錢,所以我有點被氣到,決定自己做做看。」
「舅舅那時聽到我要回去創業,說要是我是他女兒,早就把我腿打斷了!」現在聽來有趣的對話, 其實隱含了舅舅對黃紋綺的萬般不捨,畢竟對傳統漁人而言,做漁業是粗活,他很難想像這個念到碩士的小女子,到底能撐多久。回到花蓮後, 黃紋綺先是花了半年的時間,到各個漁場、魚販蹲點,重新學習魚種和漁法的知識;不是帶著相機穿梭在漁場和漁人聊天、側拍漁獲作業,就是和舅舅到漁場看他賣魚,在旁邊一隻隻的問名字、做筆記,聽來吃力,但卻是她到現在還會感到懷念的一段時光。
如今,透過她的努力「洄遊吧」成為許多旅人們到花蓮旅行的意義。黃紋綺與夥伴一起精心規劃知識與趣味性兼具的漁場體驗活動,帶著大小朋友認識魚的種類、瞭解桌上這條魚是怎麼來的, 以互動的方式傳遞「洄遊吧」的精神,畢竟如她所言:「談海洋保育,大家可能會立刻聯想到淨灘、捐款到綠色和平組織等,但其實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,日常生活中最接近海洋的媒介就是魚,所以好好認識魚的來源、好好地挑選,就是幫助海洋永續最快也最直接的方式。」黃紋綺也分享了幾個挑選小祕訣,像是多選擇數量較多、身體是銀白色的洄游性魚類,避免食用?仔魚這類幼小魚苗,亦可選擇吃當季的魚種,不僅新鮮, 價格也漂亮;此外若想更進一步辨別,可以到中央研究院網站參考「台灣海鮮選擇指南」;或者, 有機會走一趟七星潭,親自看看平時吃的魚從何而來,用更良善的心意,回饋這片大海。
「聽我說話的語速就知道,我性子滿急的。 但我從舅舅和漁人身上學會要適時慢下腳步,該是你的就是你的,不是你的急也沒有用。」這是長期在定置漁場與自然相處的漁人們悟出的哲理, 也是黃紋綺時常放在心上提醒自己的生活哲學。
創業前黃紋綺隨身帶著中研院邵廣昭老師送的《臺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》去認魚,紙頁間貼滿標籤和手寫筆記,還有實際和漁民聊過的寶貴精華;創業後,黃紋綺傾注全力在推廣食魚教育和永續海洋的觀念,習慣帶在身上的物件也與體驗課程脫不了關係,包含電腦、筆袋,還有遮陽用的帽子、相機,以及一雙方便在漁獲上岸時穿進漁場的雨靴,一切都以「實用性」為最高指導原則。